糖心vlog胳膊有纹身的女主:道具调教花蒂激h-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启动扁平化改革:管理岗规模控制在20%,不再统一设科级机构
近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宣布推进机构改革。4月25日召开的动员部署会强调,要以部分职能部门的“大部制”改革推进“大治理”,推动机构设置更加科学、职能配置更加优化、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运行管理更加高效等。
澎湃新闻注意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此次改革将初步按照10%比例核减管理岗编制数,将管理岗规模控制在全校岗位总量的20%以内。学校不再统一设置科级机构,校内二级单位可根据发展需要自设业务机构(无行政级别),以减少管理层级,适应高校“去行政化”改革要求。

微信公众号“南航微见”4月29日晚公布《学校新一轮机构改革怎么看?》谈到,南航自2016年开展校内综合改革以来,持续进行机构局部调整,取得了可喜成效,但在管理体制机制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职能部门职责交叉、边界不清,管理服务工作资源分散、协同不足,部分单位缺乏成本控制机制,行政运行效率和管理效能不够高等。迫切需要通过机构改革,健全高水平运行管理机制,保证政令畅通、保证运行高效,为加速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有力保障。

根据学校机构改革专项工作组介绍,此次机构改革并非简单的机构撤并、人员调整,而是重在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关键指标牵引下的办学能力提升。对机构职能交叉、边界不清、管理重叠等进行优化调整,加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国际交流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机构调整,通过推进“强党建、强研究、大教务、大科研、大人才、大国合”改革,推进学校党政协同,统筹办学核心业务,为高层次人才、国家奖、国家级平台等关键办学指标实现新突破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坚持目标导向,构建系统完备、运行高效的运行机制。优化校内机构职能体系,进一步明确机构功能定位,以部分职能部门的“大部制”改革推进“大治理”,使机构设置更加科学、职能配置更加优化、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运行管理更加高效,不断提升学校抓全局、谋大事、定政策、拓资源的能力。三是坚持成本意识,完善内涵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通过推进“大财务、大基建、大资产、大后勤”改革,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推动人财物等发展资源高质高效配置。通过设置经济目标责任考核单位,切实加强成本管理,妥善处理学校发展与成本管理之间的关系,不断提升办学资源利用效率。

本次改革按照“严控总量、统筹使用、科学增减”原则,推进校内二级机构编制数核定工作,初步按照10%比例核减管理岗编制数,将管理岗规模控制在全校岗位总量的20%以内。编制核定过程中,着力向教学科研一线、承担办学关键指标任务的重点单位和领域倾斜,力争在5月底前完成编制核定工作。
根据改革方案,学校二级机构分为党政职能机构、教学科研机构、服务支撑机构三大类。党政职能机构指履行党政管理职责的机构,包括党群部门和行政部门;教学科研机构指直接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机构,包括学院,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其他教学科研机构;服务支撑机构指为学校发展提供支撑保障的机构。以上机构为校内常设的具有比较完整且相对稳定独立职能的实体化运行机构,配备行政编制及专职领导干部。通过改革,校内常设二级机构数由72个调整为66个。
改革方案还提出,“学校不再统一设置科级机构,校内二级单位可根据发展需要自设业务机构(无行政级别),并提交学校机构编制工作组办公室备案。”通过此项改革,减少管理层级,一定程度上适应高校“去行政化”改革要求,赋予二级单位更多机构和人员管理自主权。二级单位可围绕学校发展目标和部门核心职能,自主确定内设业务机构和绩效津贴分配方案,有利于推进业务融合、流程再造,有利于人员统筹使用、多岗锻炼,有利于发挥绩效薪酬的导向作用,推动二级单位落实优绩优酬、提升管理效能,调动职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后续,学校对现职科级干部仍按科级身份管理。科级干部与职员并存,均为管理岗人员,由所在单位根据人岗相适、人事相宜的原则统筹使用、管理和考核。后续正科级干部的任命,将结合每年职员职级认定和晋升工作开展,由党委组织部统一部署、各院级党组织或党政职能机构党支部考察,从表现优秀的七级职员中遴选产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10月,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首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学校现设有23个学院和231个科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