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仙鬼王天书加点:滚烫硬灌满粗大深处-商超展销延长、专区专柜亮相……上海“外贸拓内销”商品与市民见面
面对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外贸企业正在多方助力下,积极寻找新机遇。
刚刚过去的一周,上海首批外贸拓内销企业先后落地,优质外贸商品已与市民见面。
连日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多方采访获悉,世纪联华、大润发和环球港等商超均已助力外贸拓内销。
试销会延长展销
4月27日,在上海大润发大宁店的一楼中庭,原本预计当天结束的“外贸优品中华行”巡展销售活动,延长至5月3日。
大润发百货商品部总监秦聪解释活动延期的原因时称,一是厂商仓库里的滞留品比较多,多几天时间就能够给企业多一些销售的机会;二是试销现场有很多消费者反馈,可以以实惠的价格买到外贸企业生产的高品质的商品很开心,希望能多一些展销时间。为此,该商场与合作方协商,并决定将场地免费提供到5月3日。

大润发“外贸优品中华行”试销 本文图均为 受访者供图
秦聪介绍,该商场自4月13日启动外贸中华行项目以来,截至4月27日,共收到157家外贸企业的提报,目前达成意向合作的有91家。其中,有52家已经达成立项合作。第一场试销会选择了4家可以配合特卖的企业参加,均为制造型外贸企业,且具有OEM代工的经历。
“折叠收纳箱在美国的零售价在300美元左右,如受关税影响或涨价50%,在美零售价或达到450美元。而在上海市场,我们转内销商品的零售价为699元,参加巡展销售时的价格为400元左右。低于日常售价。”上海申威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蒋怡怡表示,商品出口转内销的同时,企业也在积极开拓荷兰等欧洲市场,并打开中东和东南亚市场。
上海商超生鲜上架速度刷新纪录
4月23日开始,走进任意一家世纪联华超市,醒目的“外贸优品”绿色冷柜格外吸睛——来自浙江舟山、宁波的野生熟冻虾仁晶莹剔透,单冻鱿鱼圈保持着出海时的鲜度。更令人惊喜的是,这些原本专供欧盟市场的高品质海鲜,从外贸工厂到上海货架仅用时72小时,创下上海商超生鲜上架新纪录。

72小时极速上架的“平价奢侈品”
家住静安的王女士对比后感叹:“同样大小的进口虾要贵三成!”现场试吃台前,刚解冻的鱿鱼圈肉质弹牙,带着东海特有的鲜甜。“这是用出口欧盟的标准做的,连冰衣厚度都严格控制。”浙江供应商代表介绍。
这场极速行动源于一场意外:两家浙江水产企业因海外订单临时取消而面临库存危机。世纪联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同时看到了长期价值。“我们正在将这套‘72小时机制’标准化。”采购总监透露,目前已收到44家长三角外贸企业合作申请,茶叶、蜂产品等新品即将接力上架。超市方透露,此次上架,他们特别设计了“上海版”方案。比如, 推出“本帮菜适配装”:400g小包装虾仁正好炒一盘清炒虾仁;制作“外婆家味道”食谱卡:教用空气炸锅做椒盐鱿鱼圈;启用可循环冷链箱,单个箱子可减少三千克碳排放等。
电商“外贸拓内销”专区火速上线
4月23日9点30分,首批外贸转内销商品在i百联App、小程序、微信端、PC端四个销售渠道同步上架,几十款“喜时”品牌系列锅具产品出现在“外贸拓内销”国货之光专区,消费者可以下单购买。而这些原本要销往海外市场的外贸产品,来自上海冠华不锈钢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电商火速开出外贸专区
“上海冠华2024年的出口销售额约为500万元,其中对美出口占比达到60%,非常需要与我们的合作来补上美国市场的业绩缺口。”百联全渠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采销总部董宇婷表示,i百联已设立“外贸转内销”绿色通道和对接小组,简化审核材料,压缩审核时间,材料提交后的1个工作日内就能审核通过或给予反馈,商家入驻时间从原来的1个月缩短到6天,同时在线上平台、线下商超和街道社群等全域布局内销专属空间,全渠道整合营销资源并倾斜投放。目前,i百联已接洽超过15家外贸企业,涉及锅具、家纺、灯饰、拉杆箱、宠物用品、保健品、服袜、水果农产品等品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