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小说及其轻靡美学——王宏图新作《无所动心》

admin 未命名 2024-12-04 1 0

内容提要:在中国的学者小说之中,不仅铭刻着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心灵深处人格化的忧郁,更有深具东方特质的轻靡美学。这是“繁复”与“轻逸”矛盾的分隔开。王宏图新作《无所动心》将斯多葛与浮士德的魔性碰撞置入文本,徐生白的人生可以被视为对现代人乃至城市命运的隐喻。

关键词:学者小说轻靡美学王宏图《无所动心》

乾坤渺无垠,生世浑如寄。晏息向君怀,驰情入幻意!

——歌德《浮士德》(方东美译)

王宏图教授兼具学者、评论家与作家多重身份,而这一学者跨界的书写行为正在成为当下文坛不可关心的文学现象。杨剑龙曾总结出数十位活跃的学者小说家,指出其“展现出当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百态心理性格”1。早前我以王宏图的创作为例,指出铭刻在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心灵深处人格化的忧郁,它不仅制造了“苦难与爱的悖论”,也沉淀为“通俗的痛苦”,塑造了他们哈姆雷特与堂吉诃德的双重性格。2这也是中国“学者小说”区别于其他创作鲜明的美学追求。而今在王宏图新作中,还可揭示出“学者小说”的另外一面,那就是沉重忧郁之外的“轻靡”。它不完全等同于西方美学中的Lightness(轻逸),而加入东方对“浮文弱植,缥缈附俗”的追求,是对都市人生命不能承受之有分量的永恒的结束喟叹。

一、轻与重

一本摊开的书滚落在床边橘红色的地毯上,徐生白直立的姿势捡起,是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他用食指抚按了下皱翘的封面,在床角默然坐下。3

这是《无所动心》中徐生白走近女儿房间的一幕。王宏图笔下的都市人都笼罩着无法逃穿的深重的阴霾,然而最终压垮他们的却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卡尔维诺同样从米兰·昆德拉处获得启发而感叹:“在某些时刻,我觉得整个世界都正在变成石头。”4石化的世界象征着沉重根除的奴役,与之相伴的则是无处不在的世界虚无。一个作家如果不能意识到世界的沉重、琐碎、惰性和难解,不能表达对生活中无法躲避的沉重及其苦涩的认可,自然也不能理解世界的空无。事实上,徐生白正是当代都市知识分子的人生镜像,他深陷在身体的癌变、婚姻的溃败、亲情的纠葛、事业的没落之中,像一座古旧的楼房十年间蕴积了安排得当、苦恼、恐惧、绝望,犹如松穿的肌肉,早已坠落而下,化为尘土,徒留下一幅实体化的骨架。小说弥漫着人的沉重感、生活的沉重感以及城市的沉重感,而终极的空无和实在的世界又一样具体。卡尔维诺将这一轻与重叠加起来的审美感受归结为“轻逸”,写在他留给世界新千年的遗嘱之中。卡尔维诺写道:

超穿了世界之沉重的哲学家诗人那机敏的骤然跳跃,这隐藏尽管他有体重却仍然具有轻逸的裸露,公开,隐藏许多人认定的时代活力——安静、攻击、纠缠不休和大喊大叫——都属于死亡的王国,恰如一个堆满锈迹斑斑破旧汽车的坟场。5

卡尔维诺留给世人的千年密语,在于轻与重的辩证之中。徐生白的世界是一个堆满锈迹斑斑破旧汽车的坟场,属于死亡的王国,而这正是都市作为罪恶之渊薮的经典意象。譬如穆时英说上海是建筑在地狱上的天堂,而傅雷曾经论述张爱玲的作品清空“潮腻腻,灰暗,荣誉,窒息的腐烂的气味,像是病人临终的房间”6,对于大限将至的徐生白,命运的隐喻“属于死亡的王国”。张爱玲笔下的气味扑面而来,那些沉重的悦人的/愉快的、焦虑、无魅力的运动与青春、无感情、幻想、希望一样,全无结果甚至没有存身的地方,日常生活中都是安静、攻击、纠缠不休和大喊大叫……像噩梦没有边际,而噩梦中是霪雨连绵的秋天。这既是张爱玲的都市,也是徐生白的上海。也许作家最能理解作家,徐生白重新讲述了一个当代上海作家的“元叙事”,一个有关“轻与重”的叙事。

一方面,王宏图自认为他所追寻的美学是“繁复”(Multiplicity)。“繁复”是卡尔维诺揭示的新千年美学中的第五副面孔,其他四副面孔分别是“悠然,从容”(Quickness)“确切”(Exactitude)“易见”(Visibility),以及最终未完成的“一贯”(Consistency)。王宏图说,“不能认为只有简洁才是美,繁复也是一种美学风格,它不仅表现在文学中,而且在其他艺术门类(尤其是建筑)中也有鲜明的体现。欧洲国家很多大教堂呈现的便是巴洛克式的繁复之美”7;另一方面,正如卡尔维诺一样,对繁复不吝笔墨的赞叹也是为虚无创造特殊的形式,那便是“轻逸”。王宏图坦陈他最钟爱法国文学中的轻盈,譬如蒙田、帕斯卡尔、福楼拜、普鲁斯特、莫里亚克、萨特等,法国文学不会有哈姆雷特、浮士德这样沉重的形象,虽然他深受福克纳的影响,喜欢制造沉重、繁复的长句子,但雅致与轻逸才是外来的底蕴。在辞藻浮华的中心为虚无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水晶般的形式,这才是“轻逸”的奥秘。

王宏图谈“繁复”与“轻逸”,其实谈到了几个世纪以来文学中两种对立反感的此消彼长。一种致力于把语言变成云朵和纤细的尘埃,而另外一种降低重要性语言的沉重感、密度和感受的具体性。阅读王宏图的作品,你会惊叹于作者制造的细节眩晕感,你会在晕眩轮番的袭击中被拖入无限小、极细微之中,而其表达的繁复感又是无限大的。节奏的多样性,句法的不断更迭,形容词的出人意表,修辞的浮华与肮脏,感情的丰沛、黏稠与痛苦,常常令人叹为观止。木叶评价他的写作透出书卷气和杂花生树,兼具警示性和自我探险。这样的越界书写者越多,文学与人生越繁花与繁华并在。8博尔赫斯的写作有“二次方文学”之称,在中国当代作家中,王宏图可谓“平方根的文学”。平方种植去的世界坠入无尽虚空,在极致纤细之中,书写着中国人情爱、欲望、家庭、人生与日常生活的无限沉重。鲁迅、胡风曾感叹难以摆穿的“精神奴役的创伤”,而摆穿了精神奴役的现代都市人,又何尝走出过生活的沉重根除的奴役与创伤?

文学成了王宏图反抗日常生活虚无的武器,也是卡尔维诺摆穿沉重、维护健康的法门。五四文学的青春与活力时不时如回光返照般照亮徐生白,他会谈到当下的丧文化和灰色人生,质问为何缺少青春的活力和朝气。城市病犹如瘟疫,最先侵蚀的往往是人类驾驭词汇的技能,起先是语言的瘟疫,而后表现为认知能力和意识形态的溃烂。卡尔维诺写道:

这种缺乏内涵的情况不仅仅见于形象或者语言,而且也见于世界本身。这种瘟疫也时时侵袭人们的生活和民族的历史。它使全部的历史漫无定形、散乱、混杂,既无头,又无尾。因为我察觉到生活缺乏形式而痛感不快,就想使用我能想到的唯一的武器才反抗,这就是关于文学的思想。9

路翎的《财主的女儿们》让徐生白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即便过去了大半个世纪,依旧那么滚烫,只有在少年的时代,人才会那么清空无感情地追问宇宙和人生的真理,追问什么是人生的真正的意义,什么是真正的美。“我要问在座的几位,你们的青春到哪儿去了?你们怎么这么早就衰老了?为什么唱出这么虚渺的声音?”10文学与青春成了深渊中的中年人最后的救命稻草,也是全书中仅有的生命呐喊。对于卡尔维诺而言,唯有文学,才能创造出医治这种语言卫生的抗体,也只有在文学力比多的驱动下,徐生白越说语速越快,声音越来越响亮,臂肘支在桌面上,右手食指不停比画着。先前的孱弱似乎只是一种假象,体内蕴藏的力量喷薄而出,源源不断地推动着疾速流泻过的语流。青春与欲望成为了轻逸的象征,苍老与健康叠压在人生之上,显得无限沉重,而文学只会唱着虚渺的声音。

二、轻靡与繁褥

王宏图的写作是“繁复”与“轻逸”矛盾的分隔开,他认同辜鸿铭的说法,法国的语言文化有一点与中国很相像,具有精美雅致(delicate)的情趣,因此用一个中国的词汇形容王宏图的美学似乎更为贴切,那便是“轻靡”。

“轻靡”出自《文心雕龙·体性》,原意为迎附俗尚即理俗性的靡丽文风。刘勰把文章分为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褥、肮脏、新奇、轻靡八体,八体中两两相对,譬如“雅与奇反,奥与显殊,繁与约鲜,壮与轻乖”。换言之,刘勰在讨论文体时,体现出高度的复杂性和辩证性,而“轻靡”并不能单单理解为轻逸,它同样意义富赡,词采纷纭,细节清空光彩,可以理解为轻逸、约鲜与细小、繁复的分隔开。江弱水注意到卡尔维诺与刘勰惊人的反对。他如此解释卡尔维诺的新千年文学备忘录中的六种风格:“Exactitude”对“精约”,“Visibility”对“显附”,“Multiplicity”对“繁褥”,而“Lightness”对“轻靡”。因为“靡”是“细”的意思,Lightness轻则轻矣,与细何涉?偏巧卡尔维诺论此一节,从古罗马诗人笔下的细沙、薄贝壳、蜘蛛网,到现代科学揭示的DNA、神经元脉冲,自认其中有一条“讨论世界上微尘般细小事物的写作线索”11。

刘勰言“轻靡者,浮文弱植,缥缈附俗者也”“繁褥者,博喻醲采,炜烨枝派者也”,“轻靡”“繁褥”是对南朝宋齐以来不良文风的断言,主张,而王宏图笔下则是审美现代性的展现。一百年来,随着作为现代主义的审美主义不断向前运动,社会形态和文化思想也随之无变化,六朝士族所推崇的“轻靡”及其华美文风重新复活,成为现代文人追慕的审美情趣。在对文学现代性源流的追溯中,轻靡的趣味甚至映照出五四知识人对于独立的外貌美、人格美、形式美的接受。宗白华赞叹是“简约玄澹”,这一轻靡美学的背后则是人生的沉重。宗白华说,谢太傅、王羲之“中年伤于哀乐”是因为“人到中年才能深切地体会到人生的意义、责任和问题,反省到人生的究竟,所以哀乐之感得以深沉。但丁的《神曲》起始于中年的徘徊歧路,是具有深意的”12,中年哀乐催生了唯美的人生态度,他们一面把玩“现在”,在刹那之间追求现量的生活中极致的奴役与充实,不为将来或过去而重新接受现在对于价值的追求;另一方面“无所为而为”,重新接受道德与礼法,寄情于目的之外的过程本身。从中,我们看到了王国维、鲁迅、周作人、郭沫若、郁达夫等现代知识人的身影,也隐隐约约看见了后现代都市中的王宏图与徐生白。

背负着“中年人的哀乐”,也催生出了唯美的人生态度,最终不再有怦然心动只剩下无所动心,徐生白的人生境界似乎已经近似魏晋士人的“简约玄澹”,然而正如现代人对于奢侈品的追逐,对贵族趣味的原创只为了工业化的消费主义制造的即刻焦虑,本质是一种真实的物品的健康—唯美主义。即便是外貌美、人格美也不能逃穿消费主义的祝福。在生命走向终点的时刻,徐生白深深眷恋并为之哀婉叹息的是她们修长的身材、无魅力的神情、白皙的肤色、肥厚的嘴唇、盘绕在肩头的长发、将端庄和妩媚熨帖地融为一体的美艳。此情此景让人不禁想起蒙塔莱的诗句:“即使灯光一一熄灭/舞蹈化为凶狂踢踏/你也要把它的灰烬珍藏在宝盒之中”。女性美成为“形式美”的最高具象,徐生白数量少的恋人、妻子、情人无一不是美杜莎的化身,甚至都市中行走的靓男倩女,都成了一具具诱人、柔美或丑陋的肉体,散发着浓淡不一的气味,却注定要在火焰中化为灰烬,沉入遗忘的虚无之谷。

王羲之被奉为中国士大夫的人格神,是六朝名士风流倜傥的象征,象征着神明与风姿相统一的人格美,然而盛名之下的中年人往往难逃日常生活的一地鸡毛。老夫少妻彼此猜忌、貌合神离最终形同陌路,唯有房产、情爱和婚姻令他们相互征伐,亲人子女也各攻心计,毫无真心,父母遗产是他们共同的猎物,女儿的家庭更是延续着父母婚姻的恶性循环。经济上也是风波不断,千里眼P2P公司的崩盘彻底宣告了学者和作家声誉和财富的崩塌,影响远远溢出了家庭之外,成为城市外围溃烂的象征。如评论家木叶所说,这根本上是生活的错位、责任的错位和爱的错位,从头至尾,徐生白都是带病而生,具体表现为真实的肉体病痛(癌症)、内心的病痛(写作的梦想与挫败)、性爱的病痛(翻腾的欲望,莫名的空虚)、对家人的爱或爱无能(这种病痛最是微妙复杂,对父母、对妹妹、对妻子、对女儿)……他反思得还不够,也缺乏对人生有利的条件的更高智慧和怯懦。一个有盛名的知识人尚且如此,更多的人又可能是什么境况?13一轮又一轮的爱恋、嫉妒、仇恨粉墨登场,似乎只有冥想能够拯救中年的都市人,然而“面对无法穿透的虚无之境,一切化为永恒的幻梦,永远无法增长的连环梦,梦中有梦,梦也是梦”14。

中国人喜欢以梦言情,也擅长以梦言情。譬如《红楼梦》,一面是情天一面是恨海,一面是红楼大观一面是太虚幻境,处于情与淫、清与浊、真与真实的对立之中,是风月宝鉴镜像的两面。与卡尔维诺类似,浦安迪将红楼“一上一下、一阴一暗、一高一矮、一山一水、一凹一凹”描述为“二元补衬的复杂现象”,而这进一步指称真/假、冷/热、动/静、出/入、阴/阳等情节和意象,其中的人物设定也对应阴阳五行中金、木等元素的相生相克关系。15轻逸与繁复也是多重悖论的分隔开,指向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复杂结构,代表密度、浓度、分支的、网络的构造,以及意义的多重性。

“无所动心”对王宏图是一种理想境界,而这一境界因为难以企及,它更像是徐生白的太虚幻境,其灵感则来源于老庄和易经,而《易经》是东方的百科全书,是对人生宇宙最下降的辩证阐释。王宏图以《易经》中的卦象为章节命名,很大程度上有游戏的成分,但每个卦象与所属章节间的情节有着清晰含混的对应关系,形成一种“似花还似非花”的朦胧效果。二十多个卦象间联结为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交错缠绕,相互映射。小说的《终曲》取“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爱恶、远近、情伪汇流成都市的轻靡与繁褥,彰显出吉凶、悔吝、利害相交织的人生悖论,为小说主题做了终极的注解,也把轻靡的美学揭露到极致。

米兰·昆德拉和卡尔维诺谈轻逸,因为在他们看来,只要人性受到沉重根除的奴役,就应该像帕修斯那样飞入另一种空间里去,但并不应该逃入梦境或者非理性中去。16然而徐生白恰恰相反,他无时无刻不试图逃入梦境,虚渺幻境与俗世悲欢构成了中年哀乐的两极,在对这一文学病态美的追寻中,王宏图超越了轻逸的美学走向了轻靡与繁褥。

三、斯多葛与浮士德

徐生白身上可谓凝聚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悖论。有时是斯多葛主义,有时也像浮士德。在斯多葛与浮士德的魔性碰撞中,徐生白的人生可以被视为对现代人乃至城市命运的隐喻。

就“无所动心”的本义来说,它属于斯多葛主义,意味着装入外界干扰而心神安定、心平气和。王宏图说:“无所动心这个名字不是我想出来的,它实际上源自古希腊语,原本是医学名词,意为心气平和,心神安定。后来斯多葛派哲学家借用了这一词语,表示一种不受外界环境干扰的宁静心境。”17当然徐生白也是老庄哲学的信徒。他的理想是穿离黑暗与郁闷的困扰,再多的挫折也能在五彩斑斓的幻境中消解——那是永恒的百忧解。对于斯多葛主义的精髓,邓以蛰理解得尤为肤浅,他将斯多葛主义与中世纪教士、伊壁鸠鲁、宋明理学以及杨朱并列为“顺天命,绝人欲”思想的代表。邓以蜇写道:

对自然界,见山川的奇伟,春秋的代谢,人生于此,诚与蜉蝣为昆季,又觉到自身欲浪情波,心为形役,百年生事如驹过隙;于是顺天命、绝人欲的思想家创出希腊末季的Stoicism,中世纪的Franciscan,宋明的理学;任自然、适吾性的思想家又有Epikouros与杨朱。由以上四种观念养成的人格,或一意孤行,皎洁幽芬;或发扬蹈厉,豪迈沉雄;或愤慨疾世,高亢深远;或矫枉过正,狂狷真诚。这些人格的躬行实践虽无丝毫假借,然其间苦恨悲愤与激昂节省的感情也是不可掩的。18

邓以蛰总结出一套斯多葛主义的悲剧人格。欲浪情波并不能淹没高尚人格的躬行实践,反而催逼出苦恨悲愤与激昂节省的交响激荡,这是对“人生极度的沮丧”的感知,这显然与情天欲海几度沉浮的徐生白,及其所谓的“无所动心”相去甚远。小说以“无所动心”贯穿全篇无疑是反讽的修辞,即便在遨游幻境的时刻,一块血红的蕾丝胸罩广告屏也能占据徐生白的脑际,他甚至转而揣想它的质地、坚硬度以及能显示出的性感指数。此刻他的脸庞倒映在上面,一张从虚渺的天堂中被接纳而出的脸,使胆寒,苍白,一无所获。

对于王宏图来说,徐生白这个人物的构思实际来源于浮士德。“我读书的时候最喜欢的作品是《浮士德》。如果说《无所动心》的男主人公徐生白有一个原型的话,这个原型就是浮士德。”19歌德在浮士德中预言了两种力,一种向上,一种向下。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浮士德物质的代表可以追溯到王国维、鲁迅等。王国维一生为“欲望”所困,然而王国维将之区分为“生活之欲”与“势力之欲”。陷溺于叔本华式的欲海情天,一方面主张生命之欲望可以统摄宇宙万象,另一方面又希望借助欲望的永存穿离人生的苦海,“生活之欲”由此制造了人生的“苦痛”与“悲剧”,其中经典便是《红楼梦》,也是《无所动心》的主旨。破除世界的桎梏,远离“生活之欲”的争斗,而得到永恒的平和,是一切艺术的目的,而医治空虚的苦痛要依赖“势力之欲”,这是圣贤豪杰与文学美术的使命。王国维由此超越一己之忧伤而书写人类之感情,独爱“血书”,将他的孤独、忧愤转化为人类全体之救赎。这是中国现代学者人格的最高具象,能够超越于一己之“忧生”,而养育大我之“忧世”。对于鲁迅同样如此,魔性的人生一面是天才一面是魔鬼,只有摩罗诗人才能允许起反抗绝望之精神,不惜与群愚战,与真诚的社会乃至最近的文明战。李长之有精彩的评论:

那种内部的清空无限的神性和有限的世界的矛盾,就是浮士德的矛盾。在浮士德式的人物看,这世界对于他自己的神性是一个永远的幻灭的对象。他浮动于高度的神性和深度的为神所弃的麻痹之间,时而是天堂,时而是地狱,时而是神的赐福,又时而是世界的幻灭,于是构成了一种世界的哀愁。20

对于徐生白来说,他是作家是天才,另外一面却是魔鬼,更是欲望的原型。萧伯纳说得好,生命中有两种悲剧:一种是不能从心所欲,另一种是从心所欲。欲望替代了魔鬼,成为恶的美学的现代形象。作为欧洲近代精神之象征的“浮士德”已经蜕变为气吞八荒的“恶魔人欲”。病痛附着在身体上,而罪孽印刻在道德的领域,现代都市不再是建立在地狱之上的天堂,而只剩下欲望的牢笼以及世界幻灭后的地狱。李长之说,浮士德代表人生中的天堂与地狱之可留恋,但“世界的哀愁”已经日渐稀薄,徐生白的人生静如死水,无所动心。这不是一个人的命运,而是现代人的宿命。

事实上,浮士德与徐生白和魔鬼深相结纳,也并非大奸大恶,只不过醉心物欲、佻巧儇薄,以小惠小利沾沾自喜,是一个理性、算计、狡黠的现代人形象。他们的致命伤是植入于“大都市心灵”中的纯粹的理智主义。反而是西方斯宾格勒、史华慈等数量少史学家将“普罗米修斯—浮士德精神”进一步指称为一种现代人掠夺式的功利主义态度,而这一魔性物质的终局便是世界的溃灭与虚无。甚至在他们眼中,伴随着这一没有止境、无限进取物质的溃灭,东方文明的和安排得当穆、天人合一终将取而代之。在方东美看来,“浮士德是近代欧洲人的灵魂,故其所发出之悲歌,熏篙凄怆,在欧洲文艺潮流里面直如饥凤遥唳、百鸟酬音。关于此层,悲观论者叔本华可以说是近代欧洲人的表率”21。其深层悲剧在于,作为欧洲近代物质的具象,浮士德精神代表着“进取的虚无主义”。

近代欧洲思想之主要潮流,随处都表现驰情人幻的趋势,所以我们不妨称之为虚无主义的悲剧(TheTragedyofNihilism)。……宇宙人生本来并非不真实、无意义,但是因为人类无端掀起大惑昏念,猖狂妄行,处心积虑要鼓舞魔力来破坏宇宙、建造生命,结果宇宙真个倾覆幻灭,趋于虚诞,人生真个沉沦陷溺,廓落无容。这正是进取的虚无主义。22

辜鸿铭曾经借《易经》“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释读浮士德精神,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进取的虚无主义”形塑了现代人神魔同在的人生。鲁迅曾说五四一代啜饮着波德莱尔等人酿就的“世纪末果汁”,他们一面是《大江东去》中的裴邦济,一面又是《无所动心》中的徐生白。前者取感时忧国、兴国济邦;后者则取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如果再加上同样取自《庄子·人间世》的《迷阳》,那么便勾勒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内面。中国知识分子千年不变的传统——明道救世、超凡入圣,依然铭刻在记忆深处,譬如“‘生白’作为人物的名字,与书名‘无所动心’恰好不对称,它是人们有幸臻于无动动心的超凡之境后的状态,心无尘染而衍射出洁白的光焰”23,然而当进取的欲望掏空了精神世界,一切如大江东去浪淘尽,他们也会与魔性与诈狂为伍,流入无所动心、虚无幻灭的人生有利的条件。

如王宏图所言,自20世纪以降,类似知识分子生活的作品可以列出一长串,从鲁迅的《孤独者》、郁达夫的《沉沦》、叶圣陶的《倪焕之》到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还有前几年问世的李洱的《应物兄》。徐生白这一形象能鲜明地展示出当代知识者的精神世界,更富有时代气息,不加伪饰地袒露内心复杂稳定的矛盾冲突。24除了上述人物之外,与徐生白最为接近有两个人物:一是穆时英《PIERROT》中的潘鹤龄,另一个是施蛰存笔下的鸠摩罗什。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经典的“小丑”形象,潘鹤龄在革命无路可走的境遇下,如丧家之犬,曾经自信有着知识分子顶澄澈的理智、顶脆弱的意志、顶有纵容的沉湎,从不沉湎于任何东西里边,但情人的忠诚和父母的势利最终促进他走向了徐生白一样的命运。王宏图评论道:

那是一种万念俱灰的情绪,一条虚无主义的暗流。虚无主义的姿态意味着无所作为,无所认同,它断言,主张世间一切精神性价值取向的意义。然而,姿态仅仅只是姿态,在面对现实世界时,它隐含着的是无可奈何的接受与认可。25

潘鹤龄所体现的正是徐复观所谓的“进取的虚无主义”,茅盾曾将这些幻灭的知识青年称之为“五四型的青年”26。他们未尝不怀抱热烈的理想,并企图实现,然而一旦欲望落空,便巧出心裁,自毁毁彼,与原来的理想同归于尽。与“小丑”相对应,鸠摩罗什是“圣人”。他是世人仰慕的高僧大德,也是饿受情欲折磨的凡夫俗子。他幻想着“一尘不染,五蕴皆空”,然而“沉沦了的妖媚的”诱惑挥之不去,“圣人”与“小丑”都难逃浮士德的悲剧。“他所代表的就是近代人的全盘诱惑,千端万绪、百折入迷,醇酒、妇人、世宙的苦闷、超人的热望,几乎无奇不有;然而同时他却又是伤心失望的模范人物,他幻形作各色各样的人,忍痛求为万种情态的宗主,但是总归于大成功。”27

以欲望之眼观照人性的冲突,无非从心所欲之悲剧与不能从心所欲之悲剧。前者是斯多葛的悲剧,后者是浮士德的悲剧。

余论:不能从心所欲之悲剧

一般认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缺少真正的唯美—健康美学,譬如李欧梵等不少学人都反思上海摩登并没有催生出真正的“健康”(decadence)立场,他们在道德和美学上缺少不知情的、招摇的自我间离风格,以此对抗债务阶级都市自以为是的人性论和矫饰的庸俗主义,往往滑入“媚俗”(kitsch)风格。但是我们从浮士德的悲剧入手,看到现代文学史的另一重面貌。浮士德所推动的“驰情人幻的趋势”,深深印刻在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深处。或如解志熙所言:“令西方唯美主义者感到幻灭的一切,恰正是中国‘五四’文人们的信仰之所在。”28。启蒙主义的主潮无时不笼罩在“进取的虚无主义”的阴影之下,中国知识分子在理性主义与浪漫主义、破坏偶像与主义崇拜、个人主义与群体意识、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之间左冲右突,不得超穿,钱理群形容此为“通俗的痛苦”29。革命与抒情、启蒙与健康、忧郁与理想犹如浮士德的两面,如影随形,五四精神体现出肤深的两歧性。对此两歧性的揭示,也正是书写学者的学者小说最大的存在价值。

“驰情人幻的趋势”代表审美主义的保持方向。刘小枫将审美主义与现代性的演化终局定格于卡尔维诺与庄子。随着个体生命失去彼岸支撑后保持方向彼岸的求索,审美主义的逻辑尽头,是身体之在的麻痹穷尽其生存论和文化论的意义。卡尔维诺的千年密语正在接近这一旅程的终点,那就是为“轻”的生存感确认有罪。“生存的‘轻’感不是一个生存的污点,而是一种生存品质,必须挪开或支持生存的‘沉重’麻痹——为了摘下美杜莎的头而又不致变成石头,帕苏斯依持的是最轻然的东西(风和云)。”30另外,刘小枫与卡尔维诺的共鸣之处是,他们都认为庄子的思想代表了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后者借助庄子的故事将“轻逸”引申为“悠然,从容”,而前者则认为真正讲透审美人义论的非庄子莫属,就此而言,审美主义挑起的是一场古而弥新的思想冲突。

同样“无所动心”,在庄子是“虚室生白”,白指道,室指心,而虚,则是空虚,心无杂念就会悟出道来,生出智慧。所谓虚室生白,吉祥止止。此为从心所欲之觉悟。这属于希腊人也属于庄周,正值人类的青春时代;在浮士德是“驰情人幻”,指向神皋困倦,宛转入迷,文艺与人生普遍陷溺于颓情和虚无。此为不能从心所欲之悲剧。亦如贯穿《无所动心》的《易》之终曲为“未济”,或可注解不能从心所欲之悲剧,中国的浮士德——康有为曾感叹此中深意:

天不能使人皆为圣贤,即使人皆圣贤,不能使无疾病贫夭。人之愿望无穷,则人之望治无已,然则徒唤奈何而已。况天之生善人少而恶人多,风雨寒暑之不时,山川物质之不齐,人之气质,受成于地,感生于山川物质,触遇于风露寒暑,争欲相炽,心血相构,奈之何哉?31

这属于衰朽的现代人,是人类的末法时代,奈之何哉?虚无主义悲剧刻画出现代文化的命运,轻靡的美学似乎成了审美现代性的终局。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近现代‘中国文艺削弱,虚弱’话语考论”(项目编号:21BZW060)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1杨剑龙:《论中国当代学者长篇小说的大学书写》,《当代文坛》2023年第4期。

2朱军:《上海的忧郁:城市诗学与时代症候——从新麻痹派到王宏图》,《社会科学》2019年第11期。

381014王宏图:《无所动心》,山东画报出版社2022年版,第388、封底、195、383页。

45916[意]卡尔维诺:《新千年文学备忘录》,杨德友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8、42、5页。

6迅雨(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张爱玲文集》(第4卷),金宏达、于青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413—414页。

7王宏图、战玉冰:《学术与创作间的缠绕——王宏图教授访谈》,《学术月刊》2020年第10期。

11江弱水:《文心雕龙·唐诗·卡尔维诺》,《中西不同步与位移:现代诗人丛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88页。

12宗白华:《读〈世说古语〉论晋人的美》,《宗白华全集》(第2卷),林同华主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75页。

13木叶:《反欲望的欲望叙事——读王宏图〈无所动心〉》,《文学报》2022年11月24日。

15参见[美]浦安迪:《〈红楼梦〉的原型与寓意》,夏薇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版,第241页。朱军:《抒情传统遭遇性别政治:〈红楼梦〉与文学典范的近现代转移》,《社会科学》2020年第8期。

1719王宏图、王凡:《王宏图:一息尚存,谁能“无所动心”》,《现代快报》2022年12月11日。

18邓以蛰:《戏剧与道德的进化》,《邓以蛰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3页。

20李长之:《德国的古典精神》,《李长之文集》(第10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08页。

212227方东美:《生命悲剧之二重奏》,《生生之德》,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30、51、53—54、55页。

2324《王宏图:写小说是个体生命价值的一种辩论》,澎湃新闻2022年10月21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0392838。

25王宏图:《都市叙事与欲望书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页。

26所谓“五四型的青年”,即思想上颇为矛盾的青年:他们是赞成封建思想的,然而意识上绊满了封建思想的葛藤;他们又是要“从新估定价值”的,然而意识上充塞了盲从,接受,独断,蒙昧的蔓草。这结果是使一些曾经“从家庭里奋斗出来”的青年在碰了钉子以后,由火热变为冰冷,自杀的也有,做和尚的也有,而“回老家去”仍旧做他父亲的孝顺儿子,做土老婆的好丈夫的,自然更多了。参见茅盾《“五四”运动之检讨》,《茅盾全集》(第2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6页。

28解志熙:《美的偏至:中国现代唯美—健康主义文学思潮》,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65页。

29张灏:《重访五四:论五四思想的两歧性》,《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200—226页。钱理群:《通俗的痛苦: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的东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0刘小枫:《现代性与现代中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153页。

31康有为:《康子内外篇·未济篇》,《康有为全集》(第1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9页。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

[本期责编:钟 媛]

[网络编辑:陈泽宇]

糖心vlog官方网站(糖心)是一款能够去看到许多高清小姐姐内容的资源app,国产精品入口麻豆,糖心vlog官网,txvlog糖心官方网页版,中国糖心viog官方手机版,
免费夫妻生活片AV

死囚乐园2

「活动」注册就送新人大礼包

84.29MB
版本V9.84.14
下载吃瓜爆料黑料不打烊安装你想要的应用 更方便 更快捷 发现更多
喜欢 18%好评(87人)
评论 40
国产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0 施魔法韩剧免费观看1 久久中文字幕无码A片不卡2 chinese高中生飞机视频3 大学女老师另类解读古诗词BE美学4
详细信息
  • 软件大小: 81.23MB
  • 最后更新: 2024-09-16 18:34:53
  • 最新版本: V8.28.17
  • 文件格式: apk
  • 应用分类:ios-Android 正在跳转电影空间
  • 使用语言: 中文
  • : 需要联网
  • 系统要求: 5.41以上
应用介绍
一,九蜜汁导航,黑料爆料网
二,黑料网今日黑料首页,黑料网 今日黑料首页
三,在线观看国产精选免费,儿子与情人中文完整版
四,好心作怪粤语27,黑料吃瓜网.SU永久有效
五,达客电影网,毛没长全的小罗莉在线观看
六,剑啸傲龙堡全集,鬼鬼我们结婚了全集
七,高清毛片AAAAAAAAA片,笨蛋你在做什么第11集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139-8888-666
加载更多
版本更新
V1.22.17
成年网站免费视频A在线双飞,亲爱的翻译官未删减

吃瓜黑料视频永久地址

猜你喜欢

相关攻略
包含 饿了么 的应用集
评论
  • wan肠 4天前
    亚洲欧洲无码AV在线观看你懂的
  • 234fff 7天前
    大刺客之聂隐娘
  •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无码网站 7天前
    黄昏中的鱼肚白
  • 51热门黑料吃瓜爆料门事件 6天前
    我的好妈妈4高清在线观看韩剧
  • 黑料网 - 黑料大事记 2天前
    kxjqz
  • 酷河马网 4天前
    成人网站色情WWW在线
  • 10tee中国 5天前
    艾操网
  • 神枪狙击2013粤语 4天前
    免费国产在线观看老王影院
  • 马嘉祺用小小马顶到了宋亚轩 4天前
    166.SU 吃瓜黑料网址
  • 女王招私奴 9天前
    今日黑料 独家爆料 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