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级驱逐舰,秋月级驱逐舰模型
日本“秋月”号驱逐舰建造计划
1、秋月打捞位置一览 玩家可以在9-4打捞 秋月介绍 秋月级驱逐舰是日本海军专为防空任务研制的专用型驱逐舰,在计划时称为乙型驱逐舰,各舰均用「月型」命名,计划建造39艘,实际只完成12艘。
2、然而秋月级也有着自己的弱势,那就是在反潜能力上不是那么优秀,在很多次的情况下让美国潜艇钻了空子。而且秋月级驱逐舰和其他日本战舰一样,都非常缺乏中程防空火力,进程防空火力就更是差劲了,而且还缺乏无线电近炸引信,而这也成为了防空火力环节的短板。
3、秋月挺好的 ,秋月级 是日本帝国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的以防空为主要用途的一等驱逐舰,设计目的是保护主力舰队免受敌方自空中的攻击,被用于护卫航空母舰舰队,是乙型驱逐舰建造计划的唯一产物。
4、日本“秋月”级驱逐舰的电子设备是其显著特点,它的核心是日本自主研发的19DD战斗系统。该系统由先进战斗指挥系统、FCS-3改有源相控阵雷达、反潜情报处理系统和电子战管制系统四个子系统构成,是日本电子技术积累的结晶,历经约20年的研发。
5、花月194126完工194在吴港向盟军投降,1947年作为战争赔偿转交美国,改为DD-934,1943被用作靶舰击沉 满月1943开工194停工后拆毁 秋月级反潜舰,于上世纪50年代建设,该型舰总共只建造了两艘,日本也称之为驱逐舰。
6、秋月级驱逐舰(日语:あきつきがたごえいかん,英语:Akitsuki-class Destroyer)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一种舰队通用(多用途)驱逐舰,主要用以担负舰队的防空、反潜和反舰等方面的作战任务,为海自现役最新锐舰只。
日本“秋月”号驱逐舰的基本介绍
1、秋月级导弹驱逐舰在设计上展现出显著秋月级驱逐舰的变化秋月级驱逐舰,通过装备FCS-3A多功能雷达和隐身桅杆秋月级驱逐舰,提升了舰体秋月级驱逐舰的隐身性能。尽管基础设计沿用了高波级驱逐舰,但舰身尺寸有所增加,水线宽和吃水分别增长,主要是为了容纳雷达天线和增强抗颠覆性,标准排水量也因此增加350吨。
2、日本秋月级驱逐舰的秋月级导弹驱逐舰计划中,造价高达750亿日元的“秋月”号作为系列首舰,已经于2010年10月13日在三菱重工长崎造船厂下水,并于2012年3月14日正式服役。该驱逐舰的后续建造计划包括三艘同级别舰艇,即“照月”、“凉月”和“冬月”号。
3、吸取教训,日本海军建设目标变为“保卫航路带”,随后进一步扩展至“1000海里海上生命线”,对远洋反潜护航能力提出了高要求。为此,日本在1982年至2006年间建造了4型34艘通用驱逐舰,其中18DD的规划是在“高波”级建造的同时开始的。
4、您好 秋月级属于6500吨级通用型驱逐舰,既可以执行防空作战,也可以执行反舰,反潜作战,必要时候也可以职员登陆作战。从传统的应对外敌入侵、监视周边海域、处理突发事件、对付间谍船等,到参加国际反恐行动、紧急救援、海外撤侨等无所不能。
秋月级驱逐舰的改进升级
为了提升防空火力和探测能力,秋月级驱逐舰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在1942年11月至12月期间,秋月号在大修期间增设了2座九六式三联装25毫米防空炮。紧接着的次年,秋月级的其余舰艇也纷纷效仿,将25毫米防空炮的数量增加至13门。
日本制造的秋月级驱逐舰旨在替换初雪级和朝雾级等多用途驱逐舰,设计在动力、武器和反潜能力方面进行了改进。在武器方面,秋月级装备了重量更轻、射程更远的MK45型127毫米舰炮,并采用了可“一坑四弹”布置的“改进型海麻雀”舰空导弹,使远程防空及近程反导能力显著提高。
但是由于太平洋战争局势迅速恶化,除了最初的6艘和紧急追加计划中的7艘以外,其他建造计划都被取消,而紧急追加计划的最后一艘满月号刚开工就停止建造,因此实际完工的秋月级驱逐舰仅12艘。建成的12艘秋月级也并非完全一样,通常前7艘被称为秋月级,从第8艘冬月号开始被称为冬月级。
秋月级导弹驱逐舰在设计上展现出显著的变化,通过装备FCS-3A多功能雷达和隐身桅杆,提升了舰体的隐身性能。尽管基础设计沿用了高波级驱逐舰,但舰身尺寸有所增加,水线宽和吃水分别增长,主要是为了容纳雷达天线和增强抗颠覆性,标准排水量也因此增加350吨。
新一代日本海自舰艇,包括秋月级,被设计来满足单舰多功能化和装备模块化的需求。这样的设计允许有限的兵力得到最有效的运用,并实施网络化作战概念,通过共享战场情报来提升舰队整体的作战效率。
DD的基本设计为秋月级的延续,最主要的改进是反潜侦测与推进系统。为了因应东亚邻国(中国、韩国)新型静音潜艇数量的增加,25DD将进一步强化反潜探测能力。主要改进方面是改良声纳,升级舰首声纳OQQ-22到OQQ-24型号;使用复合燃气涡轮电力推进系统(COGLAG);增加对潜艇潜望镜搜索雷达。